不是每個手肘痛都是網球肘:外側手肘痛有哪些原因(神經壓迫、外側副韌帶撕裂、橈骨頭錯位)
認識外側手肘痛:常見的誤解與真相
外側手肘痛是門診最常見的肌肉骨骼問題之一,許多人一聽到手肘痛,第一個反應就是「是不是網球肘?」但事實上,不是每個手肘痛都是網球肘。本篇文章將針對這個常見誤解進行深入剖析,協助你理解潛藏在外側手肘痛背後的其他可能病因。
外側手肘涉及肌肉、韌帶、骨頭與神經的交會區,任何結構出現問題都可能引發疼痛。我們常聽到的「網球肘」其實只是其中一個診斷。
1.網球肘(外側上髁炎)簡介
成因與典型症狀
網球肘又稱為外側上髁炎(Lateral Epicondylitis),是因前臂伸腕肌群過度使用造成肌腱微小撕裂與慢性發炎。
- 疼痛位置:外側肘關節處,尤其是壓迫外上髁會有明顯壓痛
- 疼痛模式:使用手腕或抓握動作會惡化
- 常見族群:重複使用手腕的工作者、運動員、電腦族
詳見:(網址
為何容易被誤診
由於網球肘為最常見的外側肘痛原因,可能會被忽略其他潛藏的構造性問題,如神經壓迫、韌帶損傷或骨骼錯位。
2.神經壓迫造成的手肘痛-頸椎神經壓迫
典型症狀
- 放射性疼痛:從脖子放射到肩膀、手臂甚至手指,常常與特定姿勢(如低頭)相關
- 手肘外側痛:部分患者誤以為是網球肘,但實際上源頭在頸部
- 感覺異常:如麻木、針刺感,分佈範圍符合神經節段
- 頸部活動受限或痠痛:特別是早上起床或久坐後惡化
3.外側副韌帶撕裂的影響
韌帶功能簡介
外側副韌帶複合體(Lateral Ulnar Collateral Ligament, LUCL)是肘關節穩定的重要結構,負責抵抗旋轉與內翻壓力。
LUCL 撕裂的成因與診斷
- 常因跌倒時手撐地、反覆拉扯外側手肘造成部分或完全撕裂
- 會出現「滑動感」或關節不穩的感覺
- 壓痛點多集中在外側後方,並伴隨活動異常
4.橈骨頭錯位與半脫位的識別
解剖位置與功能
橈骨頭與肱骨間構成肘關節的一部分,參與手臂的旋轉運動。其穩定性依賴韌帶與關節囊。
受傷機轉與臨床症狀
- 常見於跌倒過度拉扯導致關節微脫位或旋轉脫位
- 患者感覺手臂無力、旋轉活動受限,有時聽到「啪」聲
- 有時合併神經拉扯症狀
常見問題
-
Q: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網球肘?
A:網球肘會出現在外側肘關節,使用手腕或提重物時會加劇。如果有麻、放射痛或肩頸痠痛,可能不是單純網球肘,建議接受專業評估。 -
Q:手肘痛可以自己貼酸痛貼布處理嗎?
A:初期短暫處理可以緩解症狀,但若超過 2 週未改善,建議尋求物理治療師或復健科醫師檢查。
醫學診斷的重要性
千萬別靠網路自我診斷!外側手肘痛可能源自不同結構的損傷,需要醫療人員評估與檢查,才能找到真正問題來源。如果疼痛已經超過數週仍未改善,請及早尋求協助。
正確診斷,對症下藥才是關鍵
外側手肘痛不是只有一種可能。不是每個手肘痛都是網球肘,實際上還有神經壓迫、外側副韌帶撕裂、橈骨頭錯位等潛在原因。如果你正受到手肘痛困擾,不要自行診斷或拖延,及早尋求專業評估才是康復的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