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每個手肘痛都是網球肘:外側手肘痛有哪些原因(神經壓迫、外側副韌帶撕裂、橈骨頭錯位)

認識外側手肘痛:常見的誤解與真相

外側手肘痛是門診最常見的肌肉骨骼問題之一,許多人一聽到手肘痛,第一個反應就是「是不是網球肘?」但事實上,不是每個手肘痛都是網球肘。本篇文章將針對這個常見誤解進行深入剖析,協助你理解潛藏在外側手肘痛背後的其他可能病因。

外側手肘涉及肌肉、韌帶、骨頭與神經的交會區,任何結構出現問題都可能引發疼痛。我們常聽到的「網球肘」其實只是其中一個診斷。

1.網球肘(外側上髁炎)簡介

成因與典型症狀

網球肘又稱為外側上髁炎(Lateral Epicondylitis),是因前臂伸腕肌群過度使用造成肌腱微小撕裂與慢性發炎。

  • 疼痛位置:外側肘關節處,尤其是壓迫外上髁會有明顯壓痛
  • 疼痛模式:使用手腕或抓握動作會惡化
  • 常見族群:重複使用手腕的工作者、運動員、電腦族
    詳見:(網址

為何容易被誤診

由於網球肘為最常見的外側肘痛原因,可能會被忽略其他潛藏的構造性問題,如神經壓迫韌帶損傷骨骼錯位

 

2.神經壓迫造成的手肘痛-頸椎神經壓迫

典型症狀

  • 放射性疼痛:從脖子放射到肩膀、手臂甚至手指,常常與特定姿勢(如低頭)相關
  • 手肘外側痛:部分患者誤以為是網球肘,但實際上源頭在頸部
  • 感覺異常:如麻木、針刺感,分佈範圍符合神經節段
  • 頸部活動受限或痠痛:特別是早上起床或久坐後惡化

3.外側副韌帶撕裂的影響

韌帶功能簡介

外側副韌帶複合體(Lateral Ulnar Collateral Ligament, LUCL)是肘關節穩定的重要結構,負責抵抗旋轉與內翻壓力。

LUCL 撕裂的成因與診斷

  • 常因跌倒時手撐地、反覆拉扯外側手肘造成部分或完全撕裂
  • 會出現「滑動感」或關節不穩的感覺
  • 壓痛點多集中在外側後方,並伴隨活動異常

4.橈骨頭錯位與半脫位的識別

解剖位置與功能

橈骨頭與肱骨間構成肘關節的一部分,參與手臂的旋轉運動。其穩定性依賴韌帶與關節囊。

受傷機轉與臨床症狀

  • 常見於跌倒過度拉扯導致關節微脫位或旋轉脫位
  • 患者感覺手臂無力、旋轉活動受限,有時聽到「啪」聲
  • 有時合併神經拉扯症狀

常見問題

  • Q: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網球肘?
    A:網球肘會出現在外側肘關節,使用手腕或提重物時會加劇。如果有麻、放射痛或肩頸痠痛,可能不是單純網球肘,建議接受專業評估。

  • Q:手肘痛可以自己貼酸痛貼布處理嗎?
    A:初期短暫處理可以緩解症狀,但若超過 2 週未改善,建議尋求物理治療師或復健科醫師檢查。

醫學診斷的重要性

千萬別靠網路自我診斷!外側手肘痛可能源自不同結構的損傷,需要醫療人員評估與檢查,才能找到真正問題來源。如果疼痛已經超過數週仍未改善,請及早尋求協助。

        正確診斷,對症下藥才是關鍵

外側手肘痛不是只有一種可能。不是每個手肘痛都是網球肘,實際上還有神經壓迫、外側副韌帶撕裂、橈骨頭錯位等潛在原因。如果你正受到手肘痛困擾,不要自行診斷或拖延,及早尋求專業評估才是康復的關鍵。

網球肘成因與治療全解析:不是只有打網球才會得!

你知道嗎?網球肘其實和打網球不一定有關。

「網球肘成因與治療」常被誤解為運動員才會遇到的問題,但事實上,許多上班族、家庭主婦甚至美髮師也可能深受其擾。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網球肘的定義、常見成因、早期處理方式,以及物理治療選項,幫助你找出真正的原因並有效改善手肘疼痛。

什麼是網球肘?定義與基本認識

網球肘,又稱為「肱骨外上髁炎」,是一種由於前臂伸腕肌群過度使用、發炎、甚至退化所造成的慢性傷害。這群肌肉主要功能為協助手腕向上翹起與伸直,一旦過度拉扯或反覆使用,就容易引起肌腱微小撕裂,進而發炎並導致疼痛。

常見的症狀包括:

  • 手肘外側疼痛,尤其在用力握物或提舉物品時加劇
  • 握力下降,日常操作如開瓶蓋、搬購物袋時困難
  • 手腕活動受限,伴隨著酸脹感

初期通常症狀較輕,但若未及時處理,可能會轉為慢性發炎,甚至影響整隻手臂的活動功能與生活品質。

為什麼叫「網球肘」?歷史由來與誤解

網球肘之所以得名,是因為早期網球選手經常使用「單手反拍」的擊球方式,該動作會使前臂的伸腕肌群負擔加重,導致傷害發生率上升。然而,隨著現代網球技術改變,雙手反拍已成為主流,使網球肘在職業選手中反而較少見。

事實上,現代大多數網球肘患者並非網球選手,而是來自其他日常活動或職業中,例如長期使用滑鼠的上班族、重複做出某些手部動作的工人、美髮師、家庭主婦等。這樣的誤解常常導致許多非運動人士忽視自身的高風險處境。

打網球姿勢錯誤與網球肘的關聯

即使現今已不常見單手反拍,但許多打網球的新手或休閒玩家,若姿勢不當,仍容易導致網球肘。

  1. 握拍太緊
    將球拍握得過緊會使前臂肌群持續出力,增加肌腱受傷風險,並可能衍生高爾夫球肘問題。
  2.   揮拍時過度翹手腕
    揮拍過程中若手腕翹得過高,伸腕肌需負責將手腕維持在該角度,長期下來容易造成肌肉疲勞與撕裂。
  3. 收拍時過度出力
    收拍動作過猛或過度彎曲手腕會使伸腕肌被過度拉長,增加拉傷與肌腱斷裂的風險。
  4. 切球與反手截擊的手腕角度錯誤
    這些動作倚賴伸腕肌來穩定與施力,若角度不正確,將導致施力不當並誘發傷害。

網球肘的真正成因

雖然名稱源於網球,但實際上,絕大多數的網球肘病例與網球無關。其主要成因如下:

  1. 過度使用手部肌肉
    反覆性的手腕伸展、手臂扭轉或提舉動作,會讓伸腕肌群長時間處於緊繃狀態,導致肌腱微撕裂與慢性發炎。例如:

    • 長時間搬運物品
    • 反覆使用工具(如螺絲起子、剪刀)
    • 家務勞動(提水桶、掃地)
  2. 長時間操作電腦滑鼠與鍵盤
    辦公室族群是網球肘的高風險族群。特別是長期操作滑鼠時,會造成手腕與前臂肌肉持續用力,使肌腱過勞損傷。
  3. 錯誤的施力習慣與姿勢
    施力時若不正確,手部肌群便需承擔過多壓力。這種不良施力模式,日積月累就可能造成網球肘。
  4. 與其他運動的關聯
    除了網球,高爾夫球、羽毛球、舉重等運動也可能因姿勢錯誤或過度訓練引發網球肘。例如右撇子高爾夫球選手的左手在擊球時經常需承擔額外的衝擊力,是網球肘的高發部位。

常見導致網球肘的生活與工作習慣

  1. 文書工作者
    長時間滑鼠點擊
    手腕懸空打字
    鍵盤太高或太低
  2. 美髮師與廚師
    美髮師在操作剪髮工具時,需重複伸腕與扭轉手臂。廚師則需不斷攪拌、切菜與提鍋,同樣容易造成肌腱傷害。這些習慣都會讓前臂肌群過度緊繃,加速肌腱耗損。
  3.  家庭主婦
    日常家務如掃地、拖地、搬菜籃、開瓶蓋等動作,看似輕鬆,但長期反覆進行,會導致累積性疲勞傷害。(辦公族、家庭主婦

初期處理方式:居家護理與自我保養

在網球肘的早期階段,透過正確的自我照顧可以有效減輕疼痛並避免惡化。以下是常見的家庭護理方法:

  • 冰敷與熱敷的正確時機
    冰敷:在急性疼痛或活動後使用,能幫助降低發炎與腫脹。建議每次 15~20 分鐘,每日 2~3 次。
    熱敷:用於慢性期或肌肉僵硬狀況,可促進血液循環、加快修復。避免在發炎劇烈時使用。
  • 避免過度使用與適當休息
  • 避免提舉重物或進行需強力緊握的活動,給予肌腱足夠的時間休息與自癒。
  • 輕度伸展與按摩
    每日進行溫和的前臂伸展運動,以及自行按摩手肘外側肌群,可提升血液循環,減少緊繃感。
  • 使用護腕或支撐帶
    護肘帶可減少肌腱拉扯力道,支撐患處,降低疼痛並協助日常活動。

物理治療選項

若症狀無法透過居家護理改善,應考慮接受專業物理治療:

  • 肌筋膜治療
    治療師會針對緊繃與發炎的肌肉進行手法放鬆,減少壓力與刺激點。
  • 深層橫向摩擦(Deep Friction Massage)
    針對受傷肌腱橫向進行摩擦刺激,有助於打散疤痕組織與提升局部修復力。
  • 體外震波治療
    非侵入性療法,透過高能震波刺激肌腱細胞,促進再生與組織修復。對於慢性網球肘尤其有效。
  • 運動治療與姿勢訓練
    物理治療師會設計特定的肌力訓練與姿勢優化動作,協助患者重建上肢動作協調性,降低復發機率。

結論

網球肘不只是打網球造成的-網球肘成因及相關治療這一觀念提醒我們:生活中許多細節與習慣,才是傷害的主因。透過正確認識成因、及早診斷與有效治療,再配合良好的日常保健與姿勢調整,多數人都能逐步改善網球肘的困擾。

若你或你的親友有類似症狀,請及早尋求專業協助,不僅可避免病情惡化,更能有效恢復生活品質與活動能力。

漫談五十肩

漫談五十肩

五十肩,又稱冷凍肩,為肩膀關節囊沾黏。是一種特殊的特殊的肌肉骨骼問題。目前仍未找到得病原因。

其中,40-60歲的女性、糖尿病患者有較高機率會受五十肩的困擾。也較常發生在非慣用手。另外,像是一些內科疾病,例如甲狀腺功能異常、心肌梗塞等,也有較高的風險。手術後、肩膀意外受傷後,也有可能因為固定時間較長,產生次發性的五十肩。

症狀為肩膀疼痛(位置在肩膀外側或後側)、角度受限。尤其在晚上睡覺時,疼痛會最為明顯。角度限制會影響手往後、往外,或往上打開。例如,女性穿脫內衣、吹頭髮。

 

-症狀與進程

症狀會隨著五十肩的進程有所變化。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。

冰凍期:肩關節會發炎,但未出現沾黏或組織增厚的現象。症狀會以疼痛為主。嚴重時,儘管肩膀不做任何事情,也會感覺到疼痛。

結凍期:沾黏開始出現,並且慢慢增厚。此時肩膀的疼痛會慢慢減少,但角度受限會愈發明顯。疼痛只會出現在肩膀受外力刺激,或是到達角度極限。

解凍期沾黏開始消失。角度與疼痛都會隨著時間改善。

 

一般來說,五十肩經由半年到兩年的時間可以自行修復,糖尿病患者的修復時間可能更長。不過,有研究指出,有接近四成的患者,仍然留有部分症狀而無法自愈。

因此,雖然五十肩有機會可以自行修復,但過程中的疼痛,以及無法完全恢復的不確定性。適當的治療才是正確面對五十肩的方式。

-治療方式

治療會因應五十肩的階段,有不同的治療方針。

在冰凍期,會以減少疼痛為目標。因此,會使用小幅度、輕力道的關節鬆動術。搭配和緩的伸展運動,以及無痛範圍內的主動運動。另外,醫師開立的消炎藥、類固醇注射,也都有不錯的效果。

在結凍期,以減緩角度變化為主要目標。在合理的疼痛忍受範圍內,執行關節鬆動術、伸展。

解凍期,以增加活動角度跟解除沾黏為目標。末端角度的關節鬆動術、動態鬆動術、超音波、震波、大範圍的伸展,都能不錯的效果。另外,搭配醫師的關節擴張術,也能事半功倍。

最後,根據每個人的狀況,給予不同的運動治療。增加肩膀的肌力與控制能力,使肩膀恢復檢康。

三角軟骨受傷跟前臂肌肉的關係

三角軟骨的全名是:「三角軟骨複合體」。由軟骨、韌帶以及肌腱組成。

 

位置在手腕尺側(小拇指側)。負責維持手腕關節的穩定。

 

功用:

1.當前臂旋轉時,三角軟骨複合體的韌帶以及肌腱,會維持關節的縫隙,避免角度過大。

 

2.當手腕伸直時,軟骨會負責緩衝關節的壓力,周遭韌帶會限制活動範圍。

3.當手腕向尺側彎曲時,軟骨會分散關節壓力。

 

 

三角軟骨受傷的機制大致有以下幾種狀況:

  1. 意外導致。跌倒、車禍、運動傷害等導致過大角度的旋轉、伸直。或是手腕支撐在地上的力道太大,擠壓到軟骨。
  2. 長時間手腕支撐。例如跳舞、重量訓練,需要利用手腕撐起重量。頻繁地給軟骨以及韌帶施加壓力。
  3. 前臂旋轉角度小。當前臂旋轉角度受限時,手腕會代償其不足的旋轉範圍,這時就會讓周遭的韌帶被過度撕扯。

因此,在治療前,物理治療師會先評估手腕的各個角度。了解受傷病史以及詳細的理學評估,幫助判斷其受傷的嚴重度。

治療時,手腕骨頭若有錯位,會將其復位以及固定。利用超音波與震波,增加周遭韌帶及肌腱的修復速度。前臂的旋轉角度也是治療的重點。放鬆前臂的肌肉,以及增加關節活動度,有助於減少三角軟骨的負擔。若軟骨受傷情形過於嚴重,建議交由醫師評估,進行超音波或核磁共振的檢查。完整的評估與治療,才能有效解決三角軟骨的傷。

有長期手腕疼痛而不敢支撐,請向專業醫療人員諮詢。

手肘痛

手肘痛

擰毛巾時會覺得手肘內側疼痛嗎?沒有打高爾夫球,也被診斷高爾夫球肘。其實,日常生活的勞動或是工作,只要手部需要抓握,都會使用到手肘附近的肌肉。長時間的使用可能會讓肌腱過勞,導致受傷。

手肘疼痛依照部位可以區分成以下幾種:

高爾夫球肘: 疼痛位置在手肘內側。手部抓握例如擰毛巾、開蓋子時、拿手機、打高爾夫球擊球時,會有明顯的疼痛。疼痛原因為肌腱過度使用、退化、鈣化等導致發炎。

– 高爾夫球肘詳細介紹

網球肘疼痛位置在手肘外側。手腕翹起、打鍵盤、用滑鼠、拿重物時,會最為疼痛。疼痛原因為肌腱過度使用、退化、鈣化等導致發炎。有時會伴隨「假性網球肘」,為手肘外側關節發炎。

– 網球肘詳細介紹

肘關節滑液囊腫脹最常受傷的滑液囊在肘關節後方。受傷原因有:手肘過度伸直、反覆彎曲伸直、外力撞擊。疼痛會發生在手肘伸直到末端。

 

內側副韌帶拉傷疼痛位置在手肘內側,和高爾夫球肘位置相近。手肘副韌帶因爲外翻(valgus)角度過大,導致韌帶拉傷。常見受傷原因有投擲棒球、殺球、發球等動作、手部撐地等。

 

手肘的疼痛評估因為位置較明確,經過理學檢查以及觸診能得到較明確的結果。經過適當的物理治療,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療。常用的治療方式為徒手治療以及儀器治療,引導組織修復。搭配復健訓練,可以改善動作能力,增加運動表現。

如有其他問題,歡迎與我們聯繫。讓晨耀幫助你。

肩膀痛

肩膀痛

肩膀疼痛是過肩運動常見的上肢運動傷害。長期且大量的使用手臂,會讓肌腱負擔變大。症狀輕微影響運動表現,嚴重則影響日常生活。舉凡曬衣、提東西、洗澡都會讓肩膀產生疼痛。甚至連側睡也會不舒服。

肩膀是一個活動度高的關節。但取而代之,穩定度會因此下降。其中,肩膀前側的韌帶及關節囊較薄,肩關節容易向前位移,導致前方組織受傷。另外,與肩關節相連的肩胛骨如果產生問題,也會導致肩膀疼痛,例如肩夾擠。

在治療肩膀的疼痛之前,會先排除來自頸椎的轉移疼痛。確認疼痛來自肩膀後,會區分成以下幾種狀況:

 

五十肩:又稱冷凍肩,為肩膀關節囊沾黏。症狀主要為肩膀晨間疼痛、僵硬、關節角度受限。肩膀無法打開或往後背。五十肩的恢復期為半年至兩年。經過物理治療,可以增加生活品質與加快恢復速度。

五十肩詳細介紹

 

關節唇撕裂前側關節軟骨因拉扯或擠壓,導致撕裂傷或是破裂。常伴隨二頭肌腱受傷。多為前側受傷,症狀因此多在前側。手往後伸展、向前靠攏,或向上舉至末端角度,肩膀會卡住且疼痛。

肩關節唇撕裂詳細介紹

 

肩夾擠一般指尖峰下夾擠。手往外側平舉時,肩峰與肱骨頭相互撞擊,導致滑液囊和脊上肌受傷、發炎。疼痛常發生在手平舉90度到120度之間。肩膀上方會有疼痛感或卡住的感覺。

肩夾擠詳細介紹

 

旋轉肌腱炎旋轉肌有脊上肌、脊下肌、小圓肌、大圓肌與肩胛下肌。他們負責維持肩膀的穩定。因此當肩膀使用過度時,肌腱會容易發炎、撕裂。長期反覆發炎可能會產生鈣化,形成鈣化性肌腱炎。肌腱炎的症狀多發生在肩膀上方及後側,舉手或用力時會有疼痛、痠或是無力感。

 

肩膀前側不穩定肩膀前方韌帶及關節囊較薄,因此肱骨頭容易往前位移,變成前側不穩定。此狀況會伴隨前方韌帶撕裂和後側肩夾擠。症狀為前側或後側肩膀疼痛。肩膀無法往外以及往後打開。

 

 

肩膀物理治療,運動及徒手治療缺一不可

肩膀的治療會因為不同的狀況有相對應治療方針。需要治療師先仔細評估,確認為何種問題。使用理學檢查推測可能受傷之組織。再針對受傷的組織與導致受傷的原因進行全面的治療。肩膀的治療中,本體感覺與穩定度的訓練十分重要,有助於預防症狀再復發和銜接傷後再運動之表現。

如果肩膀疼痛久未痊癒,影響運動和生活。請與我們聯繫,讓物理治療幫助你。

三角軟骨撕裂

三角軟骨撕裂

       22歲的羅小姐是位專業舞者,某天手撐地時,手腕內側有刺痛感。經檢查後,發現是三角軟骨複合體撕裂。

       三角軟骨複合體負責穩定手腕關節。常因為手腕頻繁稱撐地、意外拉扯導致受傷。跳舞、臥推、舉重或跌到為常見原因,症狀為手腕尺側(內側)在旋轉或伸直時,有刺痛感。

       治療時,會先將手腕骨復位。接著處理前臂的肌肉張力,減少三角軟骨的壓力。軟骨的血液灌流較少,恢復速度慢。需要以震波治療,刺激軟骨血管新生,以及周邊韌帶再生。最後再以肌內效貼布固定腕關節,以維持關節穩定。

       三角軟骨複合體難以自愈,若有相關問題,請向專業醫療人員諮詢。

高爾夫球肘

高爾夫球肘

       55歲的羅先生最近在擰毛巾時,雙側手肘內側有疼痛感,且使不上力。平時沒有打高爾夫球的他,很有可能得到了高爾夫球肘。

       高爾夫球肘,又稱肱骨內上髁炎。是屈腕肌群的肌腱退化或受傷。在高爾夫球的揮竿動作中,擊球時的衝擊,容易導致手肘肌腱受傷。另外,此症狀也常發生在手部需頻繁使用的人身上。症狀為內側手肘施力時疼痛,以握拳、屈腕為主。

       治療時,先辨別出哪幾條肌肉以及肌腱受傷。以徒手治療先放鬆緊繃的肌肉,針對受傷或退化的肌腱進行深度橫向按摩,引導組織修復。體外震波可以有效的針對患處進行治療。刺激肌腱細胞再生,增加修復速度。此外,還要評估上肢的動作表現,觀察並改善在運動過程中,手肘是否姿勢不良或是過度使用。

       手肘內側副韌帶撕裂可能會與此症狀類似。若有相關問題,請向專業醫療人員諮詢。

網球肘

網球肘

      45歲的羅先生某天在整理家裡時,突然覺得手肘外側有疼痛感。疼痛的位置聚焦在特定某個點上。會因為手部施力時,手肘外側產生疼痛,而使不上力。此時,他很有可能得到網球肘。

      網球肘,又名肱骨外上髁炎。為手臂伸腕肌群肌腱發炎、撕裂或是退化。起初,因為網球盛行單手反拍。擊球時,肌腱負擔大。因此常發生在網球選手上。但更多患者會因為手部肌肉過度使用、過度拉扯、施力方式不當而產生。長期使用滑鼠及鍵盤、搬重物都有可能會導致此症狀發生。甚至,打高爾夫球時,也可能因為擊球姿勢不當或過度,導致網球肘。

      治療方式為,先辨別出哪幾條肌肉以及肌腱受傷。以徒手治療先放鬆緊繃的肌肉,針對受傷或退化的肌腱進行深度橫向按摩,引導組織修復。體外震波可以有效的針對患處進行治療。刺激肌腱細胞再生,增加修復速度。此外,還要評估上肢的動作表現,觀察並改善在運動過程中,手肘是否姿勢不良或是過度使用。

       最後,假性網球肘和網球肘症狀相似,較難區分。如果長時間手肘疼痛仍未康復,請向專業醫療人員諮詢。

肩夾擠

    肩夾擠

32歲的羅先生是位運動愛好者。平時熱愛重量訓練與球類運動。某天,他突然發現手往外平舉時,肩膀上方會有不適感,且肩膀卡卡的。這有可能是肩夾擠。

      肩夾擠,常伴隨棘上肌撕裂、肩峰下滑液囊腫漲。若時間較長,也可能導致肌腱鈣化。症狀有肩膀往外平舉時,肩膀上方疼痛、無法提重物或肩膀卡住。不論是有無運動習慣的人,都有可能會得到此問題。

       治療方式為以關節鬆動術治療關節囊,增加肩關節滑動。以軟組織鬆動術處理盂肱關節周遭與肩胛骨緊繃的肌肉。配合震波治療及超音波治療,促進棘上肌與肩峰下滑液囊的修復。搭配運動訓練增加肩膀的穩定度,並增加其運動表現。最後以肌內效貼布固定,以維持療效。

       肩夾擠為常見的肩膀肌肉骨骼問題。需要鑑別出何處為導致此症狀的原因,才能有效治療。若長期無改善,請向專業醫療人員諮詢。

© Copyright - 晨耀物理治療所
- design by Morcept